记者生涯完全版(ZT) 一

近来看到的最有指导性的一篇文章,对目前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记者生涯之一关系网

昨天,在西祠上新认识的一位网友让我给他联系作家贾平凹和陈忠实。我把电话给了他,后来想起此事,还想聊聊自己的看法。

北京IT圈有个大牌记者──。其人30出头,文章平平。不过整天在中关村泡着,久而久之成了人人熟。其人钱照拿,饭照吃,文章写不好,有企业里的专家帮忙润色。由于关系积累得多,很多企业求他写文章,很多媒体请他开专栏,现在已经到了千字千元的级别。

他是为数不多的能和联想柳传志直接打手机聊天问内幕的人,上次在深圳遇到一个资深人士,他告诉我,向国内能联想柳传志直接打手机聊天问内幕的记者不多,不超过10个,比如《──周末》的───,《───世界》的──。

对于一个记者而言,线索,关系极其重要。从进入这个行业的的一天起,就要有意识培养、构建自己的关系网。有时候似乎无用的人也会发生神奇的作用,所以不能随意放过人和一个关系和看似无关的线索。

2000年4月,我在广州,无意中听说爱多胡志标和蓝火胡刚闹得很凶。当时老爱多已经倒下,新爱多大家都不清楚,正不知所措,一位朋友请我吃饭,席间遇到一个搞VCD的,他无意中提供了一个人,那个人有展转提供了几个人,终于和新爱多联系上,当时正在下大雨,已经到了膝盖,坐了4个小时车,在中山很偏僻一个小镇才找到。这个镇只有一家2星级酒店──丽苑,所以都住那里,第三天我返回时,刚到西安机场,一开手机就有朋友问我:在昨晚胡志标在丽苑被公安局抓了,你知道吗?我一算,恰好是我刚离开就发生的事。

当一个记者的关系网结得很好时,他的工作也相对轻松了,也容易搞到内幕。多跑、多问、多交朋友。

记者生涯之二架子

不少人都嫌记者架子大,比如什么红包少转身就走了,没有车接就不去采访等等。

记者要学会摆架子,但不要随便摆架子。

没有架子有时很多事很难办,尤其你要求别人,而信心又不足时。有时候架子又会害了你。总之:对上,要有架子、要居高临下的看你的采访对象,对下,则要和蔼可亲。对同行,你要摆架子,呵呵,找打!

1999年夏,国内一家电巨头因嫌自己的股价太低,于是邀请了27家财经媒体,40多家券商、投资专家,股评家来炒作。住五星,打高尔夫、皆大欢喜。恳谈酒会上,主持人迟迟不宣布开始,底下一问;原来是北京《──日报》的主任还没到,董事会秘书开着宝马去机场等候了。《──日报》的主任当然牛了,当时是夏天,我们都穿体恤,主任穿西装,晚到40分钟后,还即席讲了一段话,我只记着还夸家电巨头精神文明过硬,我们在下面听得好笑──你一为你是谁啊?胡摆架子,反而得不到尊重。

21世纪经济报道的──对我讲他一次去安徽采访,深入农村,几乎是一头栽进老乡的炕上──你要摆谱,农民兄弟可不吃你那一套。

不少老记者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采访对象见多识广,不把记者放在眼里,所以一见面就要先提几个刁难性的问题,就像水浒传中对待配军的样子“先打三百杀威棒”。

一次采访一个上市公司,我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当初拼命配股,共募集资金7亿,而这些钱却没有任何投资,而是放在一部分放在银行里面,一部分去炒股,这样对广大股东,算不算负责?你们有没有一个真正的战略计划?”

采访的目的就要真相,要对方开口,这里面可软可硬,要琢磨。但有一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守──“保持尊严”!──哪怕是主编逼你去人家那里要广告。

记者生涯之三专业

前天一个网友问我:“我不是科班出身,总觉着自己不行,想去上学学新闻,但单位又不给办停薪留职,你能不能给我去说说情”。

上学当然是好事,而且所有记者都要不断去充电,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但我给他的建议是:放着这么好的社会大学不上,非要进学校,没必要。

现在我们的记者队伍中,大部分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比例很大),还有一部分则是混进来的,凑数而已,真正有专业学历的很少。不过学历也仅仅是学历,没什么大用处。更重要的在后来的工作中学习和积累。

如果让我记者开个课程表,则必修课三个:写作、社交、专业知识(这个专业指体育记者就要懂得规则、历史、队员等,娱乐记者就要知道歌星的一切大事小情之类)

课外辅导:心理学、体育(身体要好啊)

这些里面,专业知识最重要。

有一个和我同时如行的记者,最早在《××证券报》当信息员,混得很惨。但他很有心思,没事就跑到上市公司里面拉关系,打听内幕,回家后又钻研报表学习挑上市公司毛病,又借钱学习炒股。我印象当时每次见它都是在忙碌,而且说话明显不一样了──在财经方面,他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过我了。大约过了不到两年,他调回北京,《××证券报》的记者很牛的,也没什么正经事,他则一方面在报纸上写写深度分析类文章,一方面写书,联系券商,咨询公司,由于专业知识很强,见识又广,现在兼任几个咨询公司的顾问,还替庄家坐庄进行宣传炒作,还在国务院××办挂了个调研员的身份。整天邀请他去参加会议讨论的还不少───成了小名人了。

我还认识一个财经记者,广东的,这家伙非常聪明,中国企业中,家电企业是竞争最激烈,也最大方的,他瞄准了这个方向,从里面选了50个(动态)最有名,最大、广告投放最多的进行研究分析,他说她就靠这50家吃饭、发财,其他的新闻线索一概不理。结果真发财了,由于他对对方很了解(后来还很熟悉)所以对方既想利用他,还有点怕他把内幕捅出去。而且研究的越多,文章写的也越好了,后来在这一方面,也隐然以专家自居。

现在的新闻铺天盖地,信息量很大,就一个记者个体而言。瞄准目标,在一个领域里努力发展,成为专家应该是条捷径。否则东奔西跑很多年,回头一看,猴子掰苞谷,什么都没留下。好像什么都知道一些,可都是一地鸡毛。

记者生涯之四笨办法

一次,广东几个有名报纸的记者去长虹采访,其中有郑×、冯××、陈××(女)等(大家猜出来了吧)。大家都住在长虹大酒店,当晚,其他记者都一挥而就(家电业的稿子有什么难写的,还不是老三招),然后去娱乐。唯独冯××憋了一个星期才写完,发表后,几个同道一看,下功夫和不下功夫就是不一样,文章不长但想的深而且说得透、写的巧,(冯××后来升职了)

一般记者的采访都是这样,几个哥们一打招呼,那里有新闻发布会,哪里又邀请,于是拿上家伙结伴而行。听一听,饭一吃。资料红包一拿,在新闻通稿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就好了。负责一点的还把现场看到的,听到的写进去。我们日常90%的新闻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也就是90%的记者不能出名的原因。

老练的记者在采访之前,都会很深入的去搜集采访对象的资料,尽可能了解他的一切,由此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采访提纲(共鸣型的、套话型的、深入型的等等),这样就容易达到目的。10个小时的准备加1个小时的采访比1个小时的准备加10个小时的采访效果要好,尤其是采访重要对象

上一次我谈到要研究专业也有这个意思。

采访中年轻记者很容易被老练的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最后成了他说什么你记什么。而经过充分准备,有好几套采访提纲、思路时,他就只能配合你了,因为你的每个问题都是他必须回答的,想说的、引起他兴趣的。

当所有的资料、采访记录、现场观察、和你的感受、思索都烂熟于胸,剩下的只是大笔一挥了。

北京《××企业家》杂志有个女记者李×,如行很晚,但能打能冲,很快成了骨干,一次在一个企业相遇,我听她说话,心里感受就很明显──她采访问的一些问题不是拍拍脑子就能想出来的,肯定下过功夫。记者中是有一些天赋很高的人,但大部分人,还是要用笨办法。

记者生涯之五跳槽

有几个网友想跳槽,打听到那个媒体最有前途,这个问题是在不好回答。

最近版内不少人抱怨自己的单位待遇苛刻,领导无能,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情况。关于记者的景况,我的观点是:优秀的记者在哪里都能写出好文章(记者不应该只是一个写字的人),平庸的记者只是敢在嘴上发发牢骚,或者跳来跳去一无所是。

广东《××窗》曾在四川挖人,给四川重庆《××》杂志的主编助理、编辑主任、记者主任、首席记者分别开价40万。30万。20万。四川该杂志老板一听,马上采取对策,结果一个都没走。可见人才谁都要(前一段《××窗》曾与海南某企业欲合作另办一个周刊,因谈判未果而告吹)。

我社一个记者最近也闹着辞职,去了北京,后来我一打听,原来是想去《××观察报》,来来回回不就那些人吗?

这个观点也许太武断。

不过大部分记者都会面临跳槽的选择,很少有人一开始就选对媒体。不跳的只有三种情况。一是升上去了,二是没本事。三是个人、家庭情况不允许。

如何跳?

我的建议:1选择出差机会多的岗位。这样可以增长见识。

2尽量进入全国发行的大报大刊。这样起点高。

3尽量选择有前景的岗位,入财经类、要闻、特稿(泛指,有些地方的特稿很庸俗,成了放大的花边新闻)象分配在体育、娱乐、健康、美食、国际这些板块的记者,我一般都不看好(有点绝对阿)。

只有在这样的岗位,才能接触到有用、有力的人。才能为以后的各种发展作铺垫。

───进入强势媒体的强势板块,你会发现,在这个领域里面,其实竞争的人并不多,只要肯钻研、肯跑,很快就成为名记了。

如何进入这些岗位?那还得靠你以前的成绩还有关系等等。

即便要跳、还好考虑以前掌握的资源,记者的的资源最为重要。有些记者相想离开这个行业,也好。但记者的话语权,舆论监督的权利还是很有力的一种武器,不要轻易放弃,如果能兼职,那是最好。当然,你如果自信自己能下海做生意成为富豪,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