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耳朵看,随手做了几张图片,做完才发现,印象深处好象在哪看到过相同的图片。记忆总是模糊不清,细节或许无比缜密,却忘了前因后果,往来反复。脑袋很不清楚,开始入睡的时候,内外总像是牵扯不清,人躺在那,脑子却自顾自的野游去往他处。
分类目录归档:未分类
梦见与秋擦肩而过
11月对于北京来说,是个比较奇怪的月份。在四季分明的城市,这个时节应该是秋天,黄叶盖地,枫叶漫天。而在北京,自月初开始供暖以来,就应该算是入冬了。北方漫长的冬天,掠夺了秋天的舒适。但是,如果有着如今天一样的温暖阳光,徐徐清风,我们不妨也当他是秋天。 秋天和春天一样,是个适合发呆的季节,微风里晒着太阳一捧清茶,思绪和热气一起氤氲飘飘。电影镜头里生活里,这都是一个无比舒适的场景。秋天,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里,14岁哈利的初恋女友也叫秋。这个女孩让我一下想到了前任女友。
这个丰韵的女孩,算不上漂亮,但是有我喜欢的味道,仔细看来,她和耳朵也很像。看来我与哈利的审美观是相同的。
2003年的八月,在颓废了整整十个月之后,因为偶然的机遇,我似乎要回复到一种正常的状态。师兄约我一起做一个自大学开始就做的网站,商业化,最初三个人,我,师兄,师兄的发小。现在想来,这种有方向的忙碌,是带我脱离那种悲观颓废放弃理想的最好方式。以现在的笔触,已经无法详细描述,当时的心态和想法,一切变的那么突然而又奇怪。自她离开后,Y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仿佛真如她的影子一般,她在的时候,我们说过的话不超过三句,她离开了,她一下走到了前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Y的声音,我无法确定她是否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甚至相信这时她为了惩罚我的一种方式。但,十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我分清两个人的区别。我想我把对她的依恋转移到了Y的身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无法确定那是一种寄托还是一种替代。现在想来,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对Y说那些话,是不合适的,最少对她是不公平的。
想来,Y也是这么想的。Y一直认为我是把她当作她的替身。加之当时,她自己也处于一种我所不了解的焦虑的状态,我想我们就这么错过了。
和秋的密切联系,是如何开始怎么开始的,已经无从考证了。这在现在对于熟悉我们俩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最初的相识,是在大学时候,因为上网、因为西祠的一个版,相互认识,只是一面之交。毕业之后的一年时间,除了偶而在QQ上闲话几句,没有太多的联系。
时间快速的翻到2003年的8,9月间。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里,总会有那几段时间,带给他一段与之前不同的改变。对于我来说,就是这个时间。无法考证自己当时的心态,是想安安静静就这么生活下去还是如何?希望有个女朋友陪着我的想法是如此的迫切,以至秋成为这几年间让我唯一动了婚嫁念头的女孩,世事难料,在那段时间里,很多人都以为我真的就要回家 结婚了。
8月的时候,公司成立的一切事项都基本筹划完成了,办公设备也是我们自己去选自己买回来安装的。一切做完的时候,突然就有了那么段的空闲时间,这个时候,和秋的关系也突飞猛进,她正好也去了上海学习,趁着这个空闲,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去上海陪她。
一个星期谈了很多,自己也改变了很多。甚至剪了留了快一年的长发,而这之前所有人的话都没有听。不过,确实精神了不少,回到北京很多人都诧异我的改变。不过,我这个人真的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举例说,头发的长短,是否有胡子,发型变化等等都会看出不一样的人来。
这个时候,和秋的关系基本就确定下来。国庆、元旦、春节都回家了。到现在还记得,临走之前,她哭的样子。我所有的爱情,都是异地恋,大抵这也是最终失败的缘由之一吧。思念在热恋的时候,可能是两个人感情的催化剂,但大多时间他可能是把驽钝的矬子,一点一点磨平两个人的感情,始终是那种在甜蜜与疼痛之间徘徊辗转的滋味。 和秋,让认识我们两个人的朋友大多感到奇怪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我们的朋友彼此交错,牵涉到两个人曾经的感情。这是个非常复杂混乱的关系网,在我看来,这些事情和其他事情一样莫名而无痕迹。
2003年9月到2004年3月,八个月时间。我与秋擦肩而过。秋的笑容,同样划上了一道深深的痕迹。
MSN SPACES新功能测试使用
在之前一篇文章里面,已经叙述了,有关微软为SPACES添加新的模块的功能,当时测试的时候,发现并不能实现,不知道是因为确实没有对中国用户开放,还是如何,但今天又发现一个名为“流浪者”的SPACES里显示了视频功能,仔细一看,有更详细的功能,并且经测试可以使用,在这里表示感谢! 下面为流浪者的SPACES上的使用介绍,在此引用,并表示感谢! 使用方法如下:
1、在编辑状态下,在地址栏上显示的地址后添加以下代码后回车
&powertoy=musicvideo //Media Player
&powertoy=sandbox //自定义Html模块
&powertoy=tweakomatic //Msn界面设定
注意,每次添加一项,把他们加在地址栏上显示的地址后回车。
2、到自定义选项下的模块里选择该模块(一般在最下面)添加后,保存。
目前,因为时间关系,我在自己的页面上只添加了有关视频的演示,其他的需要进一步的花时间去做。在添加如上模块后,MSN SPACES基本上已经优于国内大多数BLOG提供商,当然有些问题需要慢慢解决,比如服务器响应及BUG。另外,根据通常的经验,视频经验选用微软专用的MMS的流媒体,这样速度会得到保证。另外,即使找到合适的MMS地址,使用WMA的话,明显要好很多,当然质量是另说的。
阿尔凡缔致命一击
阿尔凡缔是西班牙最炙手可热的斗牛士之一。
一头近于疯狂的灰色的牛被长矛手刺中了肩骨,血流到了腿上;又被阿尔凡缔连刺六镖,血淌满了半张牛皮;最后,它被阿尔凡缔用那块红布逗引够了之后,一剑刺中,一米长的弯头钢剑从牛的肩胛骨处某个缝隙深深地直刺进去。解说员兴奋地大叫起来:“一剑刺中!一剑刺中!只剩剑柄在外面!阿尔凡缔漂亮的一击!”场上奏响了喇叭,呜呜咽咽的,观众欢腾起来。据解说,这一剑是要直刺心脏的。我想这说法不会虚枉,那头灰牛已经从嘴里淌出血来。
不过这只生来就注定死亡命运的斗牛,并没有如第一场那头黑牛一般,身体一歪倒在地上,他眼神迷茫的看着前面的阿尔凡缔和两边的花镖手逗弄,似乎并不愿意就这样屈辱的倒下,解说员不断的叙述着,“阿尔凡缔这一击非常漂亮,但这只公牛也非常非常的聪明,他依旧没有倒下,看来十字剑要上场了。啊,就在助手拿来十字剑的同时,这只牛倒地了,这只牛倒地了。阿尔凡缔这一击非常漂亮,致命的一击… …”,是的他倒地了,他缓慢的先用两只前脚着地,然后后脚慢慢顿下,那么安详、那么沉稳… …
我一向对西班牙斗牛这种运动持一种奇怪的态度,一边我认同,对于敢于站在凶猛的斗牛面前的一定是真正的男人一说,另一面我又斗牛手在众多助手的帮助下,不断的挑逗、消耗斗牛的精神与生命的做法极其不齿,真正的男人,应当是公平的决斗。
不可否认的是,斗牛手所要面临的危险,和在斗牛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与凶狠。
[心情]在Los Toreros餐馆品西班牙斗牛文化
Los Toreros被誉为斗牛迷的天堂,斗牛迷们常聚在这里,像虔诚的教徒那样谈论斗牛和心目中的斗牛英雄,有时也能见到斗牛士在Los Toreros用餐。为了真正地“咀嚼”西班牙斗牛文化,我决定到这里来解决我的晚饭。
我在接近晚餐时间开始寻找Los Toreros,这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在西班牙找路是一个随机的过程,所需时间是无法估计的,如果不想饥肠辘辘地找路,最好早动身。当然,坐出租时间会比较有保证,而且西班牙的出租车费恐怕是全西欧最低廉的,我常有坐一回车就赚一回的感觉。
西班牙人的热情值得大书特书。我在街上没有碰到过一个冷淡的西班牙人。总是看到友善的面孔,而你向任何一个人的微笑,都会得到热情的回应。这种热情应用到指路上,就是一柄双刃剑。你不必担心任何你求助的人会对你冷漠、不友善、拒绝帮忙,因为帮助他人几乎是每个西班牙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同时,他们的热情和荣誉感使他们很难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他们既不愿说自己听不懂英文,更不能承认自己的方向感差。所以当他们不知道你问的这个地方时,就用一些超自然的感觉随意发挥,西班牙人在编造路线方面的随机性使你无从→判断真伪。经过无数次的“惨败”之后,我最后采取的办法是在一个十字路口问3个人,得到三个不同方向,然后选择第4个方向走,这样的成功率在50%。
在热情的西班牙人帮助下,我在老城里一圈又一圈地转。预计8点钟吃晚饭,可是直到9点半还在路上徘徊,却有很多收获。比如:看到神智不清、但情绪高昂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支持者;色相不济,却殷勤揽客的妓女;体形硕大,仍坚持不懈往嘴里填塞的食客。我拖着疲劳的脚步开始构思晚餐食谱,斗牛的餐馆,理所当然应该点以牛为主题的大餐,而且主料应是刚在斗牛场被杀死的牛。首先应该点一个牛尾汤,头盘是红葡萄酒炖牛舌,然后是烤牛排。当然如果加一个红焖牛鞭,再以牛油甜点收尾,那这顿饭就真“牛”了。
Los Toreros餐馆满墙都是斗牛图片,这很让我满意,但是餐馆的侍者却迟迟不过来给我菜单,尽管他无所事事地靠在吧台上与漂亮的女招待聊天。西班牙餐馆的服务一般来说非常慢,也谈不上什么周到。但是既然我对西班牙人自由、浪漫的气质如此欣赏,对他们能在现代急功近利的社会中保持一种堂吉诃德式的超然和执着有着如此的敬意,又怎能过多责怪他们的懒散和漫不经心?这只是一个硬币的另一面。
但是现在我正饥饿着。我做了几次手势没人看见,索性自己起身去找菜单。侍者踏着太空步,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我问他为什么在菜单上找不到牛排和汤之类的菜,他解释道,这是塔帕斯(TAPAS),只供应小吃,没有牛排和汤。
我举起菜单对侍者说:“请把本店最拿手的菜指给我。”“这菜单上写的都是我们店最拿手的。”他平和地回答道,不露声色的表情告诉人们他不是在餐馆,而是在赌场的牌桌上。“那么哪些菜是西班牙的特色菜?”我继续努力挖掘。如果他觉得餐馆老板没能善待他而不愿留住客人,我希望唤起他的民族自豪感。“嗯,这很难说,基本上这些都是西班牙的特色菜。”他的语气开始有了些活人气息,但脸色依然比斗牛场上倒地的公牛好不了多少。
他的不友善态度使我陷入了一种困境。我无法再继续问他问题,同时,我也不能就此罢休。对于有些人来说,你的每一分退让都会给他理由组织新一轮进攻。进攻的形式可能是各式各样,包括给了可乐不给冰块,给了冰块又迟迟不上菜,上了菜是凉的,把凉的菜热了又把菜汤洒在你腿上等等。→当然我更不能和他发生冲突,经过快速的分析,我把我要问的下一个问题定位在以人为本,运用管理咨询中的“换位思考法”来启发他。
“设想你坐在我的位子上,你要点一个本店比较拿手的西班牙特色菜,你会点哪个?”我态度亲善而不失严肃地问。看来我的问话策略奏效了,他指着菜单上的一项说:“我比较喜欢这个菜。”我仔细读菜名,是“什锦香肠”。我请他描述一下,他很认真地解释到:“这是一道非常特别的菜。各种色彩缤纷的伊比利亚香肠在安达卢西亚奶酪的簇拥下使人垂涎欲滴。”我立刻在脑海中浮现出他描述的美丽景象:一根根各色的大肉肠、猪血肠、牛肝肠和火腿肠,在一锅酒香四散的、沸腾的、浓稠的奶酪中,随着气泡上下翻滚。我胃的呼叫声更响了。
已经是10点半,侍者终于踏着太空步,摇摇晃晃地向我走来,手中多了一个盘子。我的心跳加速……当侍者把盘子放在桌上,我惊呆了。没有酒气飘香,没有融化的奶酪,没有蒸腾的热气,没有圆滚滚的肉肠,只有一小盘冰冷的、切成片的、在任何一家食品店的橱窗都挂着的香肠和干奶酪。不知侍者是否看出了我的震惊,在我反应之前,他已悄然离去。难道这就是我苦苦等待一晚上的西班牙大菜?并不是这菜不好,只是与预期相差甚远。为了填饱肚子,我又点了一个黄油鸡肉末土豆泥,菜的味道很好,同时我的酒也渐渐喝到了意境。我在座位上开始像20年前见过的练鹤翔桩功的人那样,前后左右打晃。
我决定在我还保持清醒的时候,仔细看餐馆里有关斗牛的照片和陈设。餐馆很大,只有外间营业,里面有两个房间黑着灯。我叫来了侍者,告诉他我想看一下里面两个房间的照片和陈设。我已经准备好了他用各种借口拒绝我,也准备好了如何强硬地要求他的老板来见我。让我吃惊的是他不仅非常热情地为我开灯,给我引路,还给我做义务讲解员,俨然是另一个人。他指着挂在墙上的斗牛英雄们的照片为我一一作解释:“这是1897进行的一场马拉松式斗牛,从天亮斗到天黑,人们最后也看不清是牛死了还是人死了;那边是斗牛英雄卡罗斯1962年挂袍退役的照片,他杀的牛够养100个餐馆; 还有这边是疯小子朗贝罗, 他21岁就死在斗牛场上,肚子被挑破,肠子流了一地……”他就这样不停地讲着。我提醒他餐馆没人照看,他说没关系。好像餐馆的生意只是为了招揽人来看斗牛展览。他说东方人来西班牙看斗牛只是图个热闹,很少见到我这样对斗牛文化有兴趣的人。他这一番话吓得我赶紧转过脸去,贴近照片假装仔细端详,以免被他看破我不过是个肤浅的猎奇者。
他的热情讲解仍在继续,可我已被那些绕口的人名和单调的年代搞得头晕。这时候,走到了墙上挂着的牛头和两位斗牛先哲前,我打断他说:“对不起,我想独自安静地站一会儿。希望能在他们的面前,献上我的敬意。”“当然,当然,您愿意呆多久就呆多久。”他像突然置身在一个教堂中,边诚慌诚恐地说着,边后退出屋。在他的眼中,我看到了被感动的泪花。
我摇摇晃晃地走出了门,有些头重脚轻。一边走,一边口中不停地念叨:“我住在奥伦提饭店,我住在奥伦提饭店……”以便我醉倒时有人能把我送回去。已经夜里12点了,街上仍是熙熙攘攘,西班牙人似乎永远不用上班。
《时尚》
2004年的最后一天
这个标题,老外看了一定很惊奇,明明系统标的是2005年2月8日,我却在这里写2004年的最后一天,本想解释一番,后一想,纯粹我自己自做多情,能看的懂中文的一定知道这什么意思,看不懂的,这也就一堆乱码。
2004年的最后一天,总归是该记下些什么,爸妈已经睡着了。其实过年,从小到大对我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除了很小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一大家子在一起,一直觉得那样才像真正过年的样子,只是现在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冷清。习惯的时候,是不会害怕寂寞的,只是觉得这样挺悲哀的。放假的时候,MSN上改名字为无聊的假期,朋友说,都过年了怎么会是无聊的假期呢,告诉他对我来说,其实没什么不一样的,我这个人天生喜欢看别人热闹,那样也会觉得热闹,让自己去做的话,大抵是弄不出来什么样的,有些人适合做这些,有些人适合做那些,各归其位,这很好,不能一个人什么都能做,那就没意思了。
这些天一直忙着,给爸妈准备些东西,好让他们来的时候,舒舒服服的过年,不管怎么样是一年到头就这么孝顺一次,怎么也要做的象样,结果老爸老妈来了,还是闲不住,这里收拾一下那里收拾一下,怎么说都不听。想想,其实和自己差不多,放假的时候,其实觉得还没有上班的时候好,虽然很忙,虽然和同事也有不愉快的时候,但总是有事可做,时间可以紧凑一点,这么一停下来,反而不知道做什么好了,极端的无聊。
写着写着,就要到2005年了,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厌烦极了写不知所谓的年终总结或者年终报告什么的,但是2年前就告诉自己要坚持写下来的,忘情200X,却怎么都没写完,不是不想写,只是写下去,发现自己改变的越来越多,离开了,曾经坚持过的一些东西,其实,有什么寂寞是忍耐不住的呢,或许真应该去陪着她,也许就没这么多烦恼。不说这些了,没意思。
新年了,习惯性的又把背景改成红的,希望2005年,我认识的人都好,恩,你们好,我看着就会开心。
近日购书、碟一览
卡夫卡小说全集(1-3)
毛泽东传(最新版全译本)
邦乔维最新专辑:祝你今天快乐
林兆华作品集II(4DVD)
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3年
首先通报最新消息,无意间发现了2002年申请的blogger的帐号,登陆进去发现一切如旧,虽然只是短短的几篇,但也是对那时的一点回忆和记录。真的,再看说明文字,觉得如此的陌生,甚至怀疑那是自己写的,接着就为现在自己对文字的匮乏而羞愧。已经把连接更新在“时间笔记”里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瞻仰瞻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太组织文字,无论脑海里有多少的想法已经无法用文字编织出来,有时候想这是不是因为被欲望所笼罩之后的后遗症?没有文字的生存,对于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是不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恶俗一点的比喻,上学时候应该都听到过的,战士上战场之后发现自己没有枪。于是,这个成为一个很困惑的问题,总在脑海中徘徊,一遍一遍询问,你为什么突然就不会了写字?大似的场景可以参见村上所记叙的羊男,或者其他的一些男主角,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恶性的强迫症? 179cm,118kg,这对于男人来所是不是一组不太正常的数字。身高其实是个很奇怪的问题,所有的大学室友再见到我的时候,都对我说,你缩了。一个缩字,简直浓缩了所有精华的表达。上大学时保持在180cm、120 kg的标准,体重的降低可以有很多解释,但是对于身高的减少,实在是又一件让我匪夷所思的事情。真的会缩吗? 最近老是又朋友提到格斗类的问题,很是不屑,其实想想,实在有点可笑,为什么不屑呢?这有点等同于文人相轻的意思。因为老爸的关系,向来是不太瞧的上散打的,在练武人的眼里,这实在是毫无章法,不可归于国术之类。当然,跆拳道更是不值一提,这种韩国功夫在国内的盛行源于大大小小的韩剧流行及莫名其妙的宣传,实战上是比不上散打的,当然前提是等级的情况下。排除传统武术,最欣赏的无疑是泰拳。这实在是最实战的一种拳脚功夫了。动作简练、致命,没有任何花哨,但又非常具有可观性。上面所提到的这些里不涉及对截拳道的讨论,这是在李小龙之后无人能真正领悟的功夫。
幼时,老爸是逼着练武的,意为强身健体不被他人欺辱,现在看来是天经地义,但当时孩子气十足,加上正当反叛之年,所以偷工减料阴奉阳违的事情举不甚举,今天看来甚是可惜。中国武术最讲究基本功的练习,毕竟没有持之以恒,所以不敢大放厥词以免贻笑大方,只是简单说说当年老爸让练的一些基本功。练下盘,最基本的就是蹲马步,但这个马步不如普通的那般,只是站在空地要求脚尖对膝,膝对鼻尖,腰要挺,脚要稳这般简单。当时,是需要面向家中一堵半米来宽的墙的突出部位,脚尖与膝盖都要顶住墙正好是一条直线,腰要站直,手臂成半圆状如抱着墙一般。说的简单,有兴趣的试试就知道,这是何般的痛苦。看看你能站多久吧。 另一项则是,找来装油漆的那种长方桶,装九成的绿豆或者红豆,每日以拳击打,待豆与壳全部脱离或者变碎,则拳的耐力及击打力小成。这与现在练武的人,把黄表纸或者草纸捆在树上每日击打是一个道理。
还有则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比如做俯卧撑的时候要以拳面,而不是手掌撑地。或者以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撑地。以后在换成两指,一指,单手一指等等,这是练手指的力量。一指禅的基本功。其他一些则不大想起来了。
现在想想到是挺后悔,没好好的跟老爸学套拳脚套路什么的,全当练练身体。到是,当时看了老爸的六禽戏的套路,颇有兴趣,大学住校时,曾带至寝室,但终究因为不好意思当着众人面练,以至荒废。 打住,该睡觉。写这么废话,告诉自己,转眼三年,看自己没心没肺究竟何时会把一切都忘的干干净净,这四个字到是想起大宅门里,白景棋经常唱的那段。 有时候总是想起,她写的那封信。她设计的我们相会的场景。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永远实现不了的承诺。